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案例分析:不同社会群体责任

被引:6
作者
吴绍洪
戴尔阜
郑度
杨勤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 社会群体; 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认知,在区域发展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实现人与环境协调的核心内容。从区域发展的案例入手,从哲学层面分析区域发展中人与环境产生冲突的原因,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明确不同利益主体应承担的环境伦理责任与义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内容。本文对云南省林浆纸一体化工程进行环境伦理探讨,分析了桉树种植的土地资源、生态效应、纸浆生产的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利益流向等一系列问题;从环境伦理角度对林浆纸工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建立和环境伦理规范,认为在利益冲突的形势下,应该遵循"非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准则,贯彻人地和谐的自然观,综合考虑生态安全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公平原则、共赢竞争原则,采取综合思维方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分析不同社会团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环境伦理责任,提出了决策者群体、企业家群体、媒介群体、科学家群体、公众群体等在环境伦理意识、环境伦理责任、环境伦理义务等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09 / 11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J].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5, (02) :161-168
[2]   为桉树申辩——谈谈桉树的生态功能 [J].
张荣贵 .
云南林业, 2003, (04) :6-7
[3]  
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诠释[J]. 余谋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03)
[4]   论现代环境伦理观的恰当性——从“生态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到“制度转型期” [J].
徐嵩龄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02) :54-61
[5]   桉树黑荆树种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胡慧蓉 ;
杨超本 ;
郭勇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 (02) :85-89
[6]   中国造纸工业污染防治的现状和对策 [J].
韦国海 .
国际造纸, 2000, (01) :44-46
[7]  
生态哲学[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余谋昌著, 2000
[8]  
自然之死[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美)卡洛琳·麦茜特(CarolynMerchant)著, 1999
[9]  
雷州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研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曾天勋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