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资源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关联

被引:10
作者
张书萍
祝从文
周秀骥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华北水资源; 可利用降水; 年代际变化; 全球变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1951~2011年期间中国台站资料、东亚地区的探空资料、NCEP/NCAR和ERA40等大气再分析资料,通过对水分平衡方程诊断探讨了华北地区过去60年中水资源和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华北地区69%的降水量被蒸发,可利用降水仅仅为降水量的31%。夏季可利用降水是华北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华北夏季可利用降水量在80年代初发生突变减少,进入21世纪初,伴随蒸发量的增加该地区可利用降水量进一步减少。西风带水汽与东亚夏季风水汽是华北可利用降水的主要来源。NCAR/NCEP和EAR40再分析资料的结果均显示贝加尔湖一带的位势高度偏低和西太平洋高压的偏强有利于该地区降水增多。利用探空资料进一步证明,蒙古以及贝加尔湖地区的温度在对流层低层变暖和位势高度场的加强导致了过去几十年华北可利用降水量减少。由于贝加尔湖地区温度变化与全球变暖存在密切关联,监测该地区温度的变化对预测华北水资源和东亚夏季风的长期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05 / 10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近50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贝加尔湖地表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J].
徐康 ;
何金海 ;
祝从文 .
气象学报, 2011, 69 (04) :570-580
[2]   近50年环贝加尔湖区变暖对中国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 [J].
徐康 ;
祝从文 ;
何金海 .
高原气象, 2011, (02) :309-317
[3]   对三套再分析资料中国大陆地区夏季降水量的评估分析 [J].
李建 ;
宇如聪 ;
陈昊明 ;
原韦华 .
气象, 2010, 36 (12) :1-9
[4]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 [J].
任国玉 ;
姜彤 ;
李维京 ;
翟盘茂 ;
罗勇 ;
马柱国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 (06) :772-779
[5]   中国东部气候年代际变化三维特征的研究进展 [J].
宇如聪 ;
周天军 ;
李建 ;
辛晓歌 .
大气科学, 2008, (04) :893-905
[6]   1951~2004年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 [J].
马柱国 ;
符淙斌 .
科学通报, 2006, (20) :2429-2439
[7]   华北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 [J].
徐桂玉 ;
杨修群 ;
孙旭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511-518
[8]   我国过去50a来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Ⅰ):年系列 [J].
叶柏生 ;
李翀 ;
杨大庆 ;
丁永建 ;
沈永平 .
冰川冻土, 2004, (05) :587-594
[9]   关于我国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的研究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274-290
[10]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J].
郭其蕴 ;
蔡静宁 ;
邵雪梅 ;
沙万英 .
地理学报, 2003, (04) :569-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