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厂峪金矿床深部矿化规律的初步认识

被引:4
作者
张宝林
蔡新平
王杰
高浩中
秦大军
周少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金厂峪金矿,深部,矿化规律,中生代褶皱控矿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0.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金厂峪金矿深部(0m~-1000m标高之间)获得的最新钻孔岩芯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室内工作,探讨了该矿床深部的矿化规律以及矿体的产状特征,对探矿工程的布设提出了建议。解释了深部矿化富集与分散的原因,进一步确认了对该区中生代褶皱构造控矿的认识。指出今后深部找矿中应注意发现新的矿化类型,研究中生代褶皱构造与太古代韧性剪切带的关系、蚀变与矿化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金厂峪金矿的控矿构造及其地球物理验证 [J].
蔡新平,刘秉光,季钟霖,祁学义 .
黄金科学技术, 1994, (05) :1-7
[2]   我国早前寒武纪变质岩中金矿床深延问题初探 [J].
鲍庆忠 .
贵金属地质, 1992, (01) :58-64
[3]  
冀东金厂峪地区高级变质区地质与金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张秋生等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