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

被引:89
作者
汤中立
机构
[1] 甘肃省地质矿产局兰州
关键词
深部熔离; 贯入; 小岩体; 大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3 [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深部熔离—贯入成矿机制,即指母岩浆侵入现存空间之前,在深部就发生了熔离作用和部分结晶作用,使母岩浆分离为不含矿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矿浆几部分,然后对现存空间一次或多次上侵贯入成矿。一般来说,经过深部熔离后的不含矿岩浆的体积,比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的体积要大得多,在上侵过程中,不含矿岩浆大部分都侵入到不同的空间或喷溢出地表,形成岩群或岩流,剩余的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可以多次贯入同一空间成岩、成矿(金川),也可以分别贯入不同的空间成岩、成矿(红旗岭)。比照就地熔离的矿床,这种深部熔离—贯入矿床的岩体体积就小得多,含矿率和矿石品位也高得多,所以这种成矿作用导致形成小岩体,大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桂北地区火成岩系列和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M].毛景文等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