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张掖市为例
被引:1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因素;
生态脆弱区;
张掖市;
D O I:
10.13866/j.azr.2010.02.025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基于张掖市1996-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数量结构、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分析了张掖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大,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净减少,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净增加,土地利用程度整体增加,并且土地利用变化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自然条件、政策、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发展和科技等因素共同驱动着张掖市的土地利用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地理学报,
2008, (01)
:93-10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焕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宁夏中部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沙漠化响应——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J].
吕晓芳
;
王仰麟
;
张镱锂
;
申元村
.
地理研究,
2007, (06)
:1156-1164+1306

吕晓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王仰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申元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3]
近代西北地区农牧业开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J].
阚耀平
;
樊如森
.
干旱区研究,
2007, (06)
:6875-6879

阚耀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樊如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
[J].
马玉峰
;
贾宝全
;
王文明
.
干旱区研究 ,
2007, (02)
:159-167

马玉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赤峰市松山区林业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5]
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分析
[J].
何书金
;
王秀红
;
邓祥征
;
罗明
;
王军
.
地理研究,
2006, (01)
:79-86+18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
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J].
贾宝全
;
王成
;
马玉峰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4, (03)
:235-239

贾宝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王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马玉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7]
河西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
[J].
张勃
;
张华
.
干旱区地理,
2004, (02)
:234-238

张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

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
[8]
陕西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J].
李团胜
.
地理研究,
2004, (02)
:157-164

李团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西安
[9]
河西走廊张掖绿洲LUCC的驱动力分析
[J].
蒙吉军
;
李正国
.
地理科学,
2003, (04)
:464-470

蒙吉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

李正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
[10]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增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一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周万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张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江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吴世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