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凹陷西部沙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8
作者
黄高健 [1 ]
孙钰 [2 ]
姜在兴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沙四段; 惠民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7.04.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构造及沉积背景出发,分析了惠民凹陷西部沙四段油气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沙四段的油源条件、储层特征、盖层条件、运移条件及圈闭都有利于成藏。洼陷边缘的阶状断层充当了良好的油源断层,形成了侧向运聚成藏模式和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侧向运聚成藏模式的特点是油气沿砂层进入各种孔道,向夏口断裂带侧向运移、聚集成藏;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的特点是油气沿临邑大断层向中央隆起带做侧向和垂向运移、聚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44+113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济阳坳陷临南地区沙四段油源对比及石油地质意义 [J].
曾庆辉 ;
卓勤功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0-12
[2]   济阳坳陷油气主运移通道及成藏规律研究 [J].
姜慧超 ;
罗佳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18-20+82
[3]   渤海湾盆地东营—惠民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富集控制因素 [J].
谭丽娟 ;
蒋有录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4) :366-370+374
[4]   惠民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四段下部洪水-漫湖沉积特征 [J].
杨剑萍 ;
操应长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17-20+9
[5]   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J].
覃克 ;
赵密福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21-24+32
[6]   临南地区断层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模式 [J].
付金华 ;
刘玉亮 ;
刘金 ;
郑明学 ;
粱建军 ;
高志卫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3) :55-58+2
[7]   惠民凹陷临南洼陷下第三系烃源岩生烃门限 [J].
朱芒征 ;
陈建渝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2) :35-37+3
[8]   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资源评价及勘探潜力研究 [J].
王吉升 ;
付金华 ;
何瑞武 ;
田世澄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5) :18-21+4
[9]   富油断陷盆地油气环状分布与惠民凹陷勘探方向 [J].
李丕龙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2) :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