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气候模式中侧边界地形缓冲区作用的数值试验

被引:13
作者
钟中
苏炳凯
赵鸣
汤剑平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侧边界; 地形缓冲区; 区域气候模式; 数值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6.7 [数值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以1998年夏季为例,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侧边界地形缓冲区对区域气候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侧边界地形缓冲区使模拟场和观测的均方根误差都有所减小,区域平均中尺度动能也减小,从而有利于维持区域模式长期积分的稳定性。设置地形缓冲区并不改变模拟降水分布格局,但对主要降水区各降水时段降水强度的模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夏季降水的气候模拟 [J].
吕世华 ;
陈玉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632-640
[2]   陆面植被类型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范广洲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1999, (04) :649-658
[3]   高分辨嵌套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中、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 [J].
范广洲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1999, (04) :641-648
[4]   区域气候模式在东亚地区的应用研究——垂直分辨率与侧边界对夏季季风降水影响研究 [J].
赵宗慈 ;
罗勇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9, (05) :522-532
[5]   区域气候模式侧边界的处理对东亚夏季风降水模拟的影响 [J].
魏和林 ;
符淙斌 ;
王维强 .
大气科学, 1998, (05) :104-115
[6]   一个改进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其模拟试验研究第二部分:陆面过程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的耦合模拟试验 [J].
丁一汇 ;
张晶 ;
赵宗慈 .
气象学报, 1998, (04) :2-17
[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域气候模拟研究进展 [J].
赵宗慈 ;
罗勇 .
气象学报, 1998, (02) :98-109+111+113-119
[8]   一个改进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其模拟试验研究第一部分:陆面过程模式及其“独立(off-line)”模拟试验和模式性能分析 [J].
张晶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1998, (01)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