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读变调”的再认识

被引:16
作者
五臺
机构
关键词
连读变调; 声调; 本调; 多音节; 语音词; 单字调; 轻声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0 关于汉语方言中的连读变调现象,国内外学者已经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进行描写。我们想就其中的一些带理论性的问题谈几点初步意见,以就正于国内外学者。 1 连读变调的产生及其在语言中的作用 1.1 通常认为,汉语的绝大部分字都是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每个字有一个单字调,即本调。字与字组成字组。在语流中,字组(两个或两个以上)内的各个字的声调往往跟本调不同,这就是连读变调。它的产生跟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有关。以北京话为例,有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新派上海话声调的底层形式 [J].
沈同 .
语言研究, 1985, (02) :85-101
[2]   苏州方言连读变调讨论之二关于苏州方言连读变调的意见 [J].
钱乃荣 ;
石汝杰 .
方言, 1983, (04) :275-286
[3]   苏州话单字调、双字调的实验研究 [J].
廖荣容 .
语言研究, 1983, (02) :41-83
[4]   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J].
李荣 .
方言, 1983, (02) :81-91
[5]   贵阳方言的语音系统 [J].
汪平 .
方言, 1981, (02) :122-130
[6]   平遥方言的连读变调 [J].
侯精一 .
方言, 1980, (01) :1-14
[7]   潮阳方言的连读变调 [J].
张盛裕 .
方言, 1979, (02) :93-121
[8]   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 [J].
李荣 .
方言, 1979, (01) :1-29
[9]  
钟祥方言记[M]. 科学出版社 , 赵元任著,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