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划分研究

被引:24
作者
张宗毅
曹光乔
易中懿
机构
[1]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关键词
十二五; 农机化区划; 聚类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农业机械化的区域划分,有利于分类指导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关于农业机械化区域划分的研究年代过久,不适应新形势需要。该文选择地形地貌、种植结构这两个影响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并将研究结果运用ARCgis进行直观展现,同时阐述不同区域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根据地形地貌、种植结构,可以分为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及新疆地区、长江下游平原区、南方低缓丘陵稻区、西南丘陵山区、西北高原等六大区域,每个区域的地形地貌、种植结构、种植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都有各自的特征。该研究对于分类指导全国农机化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甘肃省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J].
刘养卉 ;
龚大鑫 ;
窦学诚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02) :39-42
[2]   基于SPSS的农业功能聚类分区方法 [J].
吕敬堂 ;
吕大明 ;
张浩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 (01) :68-74
[3]   灰色SOM网分类方法及其在村级农机区划中的应用 [J].
李立辉 ;
陈联诚 ;
胡月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05) :115-120
[4]   应用Fuzzy理论在农机区划中进行分区 [J].
金纪元 .
农业机械学报, 1986, (04) :88-90
[5]  
中国农业机械化区划[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机械化区划》编写组,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