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坳陷中—上元古界烃源岩特片及油苗、油源分析

被引:28
作者
刘宝泉
秦建中
李欣
机构
[1] 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冀北坳陷; 中元古代; 上元古代; 碳酸盐岩; 烃源岩; 油苗;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冀北坳陷位于燕山褶皱带中段,面积约7000km2,沉积了巨厚的中一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层,总厚度愈8000m。生油岩层系多,厚度大,有下马岭组、铁岭组和洪水庄组三套好烃源层,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两套较好烃源层。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主要为Ⅰ~Ⅱ1型。有机质丰度高,下马岭组和洪水庄组页岩 TOC 高达2.39%~2.84%,铁岭组和高于庄组碳酸盐岩 TOC 可达0.31%和0.23%。古地温低,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雾迷山组及上覆地层多处于生油阶段。区内已发现油苗点76处,油苗以液态原油为主,均具有原生特点,蓟县系油苗中微量元素同位素年龄测定为1253±220Ma。冀北坳陷内党坝凹陷面积3100km2,原始有机质丰度高,生烃强度大,已发现三个遭到破坏的古油藏。党坝凹陷有中生界和古生界作盖层,对油气保存十分有利,是寻找中—上元古界原生油气藏的最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冀北宽城地区中上元古界、寒武系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及油源探讨 [J].
刘宝泉 ;
方杰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9, (01)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