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及治疗前后双刺激瞬目反射变化

被引:9
作者
邓远飞
陈伦斌
宋雪文
郑芷萍
机构
[1]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肉毒杆菌毒素,A型; 半面痉挛; 眨眼; 面部肌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5.1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观察单侧面肌痉挛 (HFS)的A型肉毒毒素 (BTXA)治疗效果 ;探讨治疗前后双刺激瞬目反射 (BR)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 134例患者进行BTXA局部肌肉注射 ,其中 42例治疗前后行BR检测。结果  134例患者中 ,症状完全缓解 6 0例 ,占 44 8% ,明显改善 74例 ,占 5 5 2 %。疗效持续时间 (16 5± 5 7)周。42例患者治疗前患侧BR检测 ,R1、R2 、R'2 潜伏期正常 ,R2 间期缩短 ,R1、R2 、R'2 振幅增高。治疗后复查 ,其中R1消失者 7例 ,R1、R2 、R'2 均消失者 5例 ,余 30例R1、R2 、R'2 潜伏期稍延长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R1、R2 、R'2 波幅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BTXA治疗HFS疗效显著 ,是首选疗法 ;双刺激BR检测表明 ,患者脑干中间神经元兴奋性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肉毒毒素治疗及电生理研究 [J].
邓远飞 ;
陈伦斌 ;
刘乃河 ;
熊希民 .
临床脑电学杂志, 2000, (01) :57-59
[2]   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与面肌痉挛 [J].
汤晓芙 ;
万新华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02) :48-51
[3]  
The origin, structure,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botulinum toxin. Simpson LL. Pharmacology Reviews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