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冻土区泥炭能源开发前景评价

被引:5
作者
白艳
赵霞
张则有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长春,长春,长春
关键词
泥炭; 发热量; 分解度; 腐殖酸肥料; 冻土区; 西藏; 能源开发; 资源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西藏冻土区是世界低纬度地带海拔高、面积广的冻土区。泥炭主要分布在北纬28—31°之间的季节性冻土和部分岛状冻土范围内,即八宿安久拉山口到仲巴东西长约1200km,南北宽约300km的地带,这里是西藏经济的重要发展区,因此,开发利用泥炭能源资源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四川若尔盖高原泥炭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 [J].
王阳生 ;
尚成林 ;
艾笃卿 ;
徐晓明 .
资源开发与保护, 1992, (01) :68-81
[2]   泥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J].
张则友 ;
白艳 ;
毛淑馨 .
能源研究与利用, 1991, (05) :14-19
[3]   西藏高原泥炭地的形成与演化 [J].
宋海远 ;
王德斌 ;
赵魁义 .
地理科学, 1985, (02) :173-178
[4]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J].
周幼吾 ;
郭东信 .
冰川冻土, 1982, (01) :1-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