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10、TNFα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1
作者
蔡圣荣
刘向国
方志斌
王元勋
胡建鹏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肺气肿; 肺气虚; 血液流变性;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肺气肿肺气虚证发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个时间位点(1,2,3个月),采用烟熏、气管滴入脂多糖(LPS)和饥饿等多因素复合制作肺气虚证肺气肿大鼠模型。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BALF中IL10、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大鼠动脉血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升高,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与同时段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血浆黏度在3个月与同时段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在2,3个月与同时段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大鼠BALF中IL-10的含量降低,且3个月时最低,且与同时段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TNF-α含量升高,且3个月时最高,与同时段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降低,IL-10、TNF-α通过对免疫调节和炎性反应影响,参与肺气虚证肺气肿发病过程,且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阻塞性肺气肿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部分细胞因子的水平 [J].
安立 ;
张洪玉 ;
庞宝森 ;
牛淑洁 ;
马力 ;
辛萍 ;
翁心植 .
中华内科杂志, 2003, (03) :40-44
[2]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0对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的相互作用 [J].
姚婷 ;
王慧娟 ;
秦浚川 ;
孙路虹 ;
季晓辉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360-362
[3]   阻塞性肺气肿中西医诊疗关系探讨 [J].
韩秀珍 ;
王玉祥 ;
陈谦信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4) :17-18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病机探微 [J].
田正鉴 ;
徐幼明 ;
李亚清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1) :29-30+4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宋泽庆 ;
吴斌 ;
汤斌 ;
王胜春 .
实用医学杂志, 2000, (03) :194-195
[6]   肺气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探析 [J].
徐锡鸿 ;
韩冬 ;
沈金美 ;
李君 .
中医药研究, 1999, (03) :37-38
[7]   肿瘤坏死因子与感染免疫 [J].
张虞毅 ;
刘洛生 ;
张虞红 .
医学综述, 1995, (11) :4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