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与深松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45
作者
徐永刚
马强
周桦
姜春明
宇万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深松; 玉米; 土壤养分;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5.02.026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秸秆还田、深松两项技术及其交互效应对土壤肥力、玉米产量及其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还田和深松措施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同时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其中,深松耕作对表层土壤(0~20 cm)作用大于深层土壤(20~40 cm)。秸秆还田措施明显增加土壤养分含量,而深耕措施对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另外,秸秆还田和深耕措施都能显著提高玉米籽实和秸秆产量,但是深松只在干旱年份能提高玉米的养分利用率。因此,秸秆还田配施NPK肥+深耕措施可成为该地区的提高产量和地力的推广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428 / 4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进展附视频 [J].
叶丽丽 ;
王翠红 ;
彭新华 ;
王丽慧 .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19) :52-55
[2]   豫西旱坡地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研究——Ⅰ.连年免耕和深松覆盖对冬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J].
王育红 ;
蔡典雄 ;
姚宇卿 ;
王小彬 ;
吕军杰 ;
李俊红 ;
丁志强 ;
张洁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05) :47-51
[3]   长期施钾与秸秆还田对华北潮土和褐土区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的影响 [J].
谭德水 ;
金继运 ;
黄绍文 ;
高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1) :106-112
[4]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J].
韩宾 ;
李增嘉 ;
王芸 ;
宁堂原 ;
郑延海 ;
史忠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48-53
[5]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 [J].
刘世平 ;
聂新涛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7) :48-51
[6]   深松覆盖对土壤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黄明 ;
李友军 ;
吴金芝 ;
陈明灿 ;
孙敬克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74-77+9
[7]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吴婕 ;
朱钟麟 ;
郑家国 ;
姜心禄 .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02) :192-195
[8]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霍竹 ;
付晋锋 ;
王璞 .
土壤, 2005, (02) :202-204
[9]   秸秆还田和秋施肥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水肥效应的影响 [J].
周怀平 ;
杨治平 ;
李红梅 ;
关春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7) :1231-1235
[10]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李孝勇 ;
武际 ;
朱宏斌 ;
王允青 .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05) :87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