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古生代构造演化

被引:39
作者
余和中
李玉文
韩守华
易万霞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生代; 拼接带; 古陆; 古亚洲洋;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1.04.005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深层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备现实的勘探前景。松辽盆地古生代构造演化争议较多,本文通过松辽盆地周边地区构造、沉积和古地理特征,结合盆地内钻井及地球物理资料,认为松辽盆地经过早华力西旋回之后,东北地区的古亚洲域洋壳几乎全部消失,由于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在早泥盆世完成拼接,额尔古纳地块与松嫩地块于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完成拼接,二叠纪时用该区的构造演化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演化阶段,石炭纪中期大洋已基本退出该地区,由于后期的伸展和沉降引发大规模的海侵形成一些浅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组合,印支期强烈的构造运动使裂陷槽(及洋盆)关闭隆升,并具有西早东晚的特征。至此,东北地区结束了古亚洲构造域的演化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滨太平洋大陆边级构造作用逐渐强化.通过该项研究无论对于深层找气,还是对盆地中新生代地层的油气勘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东北地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其与晚中生代盆地发育的关系 [J].
汪新文 ;
刘友元 .
现代地质, 1997, (04) :27-36
[2]   吉林省晚古生代造山带二叠纪移置地体及古地理原型 [J].
文琼英 ;
张川波 ;
汪筱林 ;
刘爱杨 ;
宝忠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6, (03) :26-33
[3]   吉林石炭纪的生物群特征 [J].
彭玉鲸 ;
郑春子 .
地层学杂志, 1991, (04) :294-301+277
[4]  
在地学断面域内用地震学方法研究大陆地壳.[M].杨宝俊著;.地质出版社.1999,
[5]  
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王鸿祯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