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须用良法:社会信用立法论略

被引:97
作者
罗培新
机构
[1]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关键词
社会信用; 公共信用信息; 市场信用信息; 个人信息自决权; 合理行政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社会信用立法游走于公私两域,具有相当高的技术难度,必须在立法法确立的权限范围内审慎进行。社会信用可以被界定为信用主体履行法定或者约定义务的客观状态,而对该状态的主观评价,则由运用信用信息的主体自行做出。社会信用立法切忌建成公民道德档案,道德要素在进入信用立法的视野之前,必须满足"以德入法"的路径。立法者在体认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基础上,还须认识到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在权属、归集与查询、救济、法律责任等方面均旨趣各异。除了诉诸合同法、侵权法等救济之外,为避免公权侵害私益,社会信用立法应当要求行政机关按照合理行政原则,确定与本部门行政管理事项相关联的信用信息范围,作为开展分类管理的依据,并向社会公布,以增强可预期性。在实施联动奖惩时,务须避免衍化成对信息主体的二次处罚。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征信”扩大化,或变身“道德档案”[N]. 傅蔚冈.华夏时报. 2016 (03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M]. 法律出版社 , 周汉华, 2006
[4]  
法哲学[M]. 法律出版社 , (德)G.拉德布鲁赫(GustavRadbruch)著, 2005
[5]  
法理学的范围[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英)约翰·奥斯丁著, 2002
[6]  
法律的概念[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哈特(H.L.A.Hart)著, 1996
[7]  
西方法律思想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史彤彪等编撰, 1990
[8]  
Positivism and Fidelity to Law: A Reply to Professor Hart[J] . Harvard Law Review . 1958 (4)
[9]  
李小琳建议设道德档案引热议 .2 黄海蕾. 京华时报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