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几个误区

被引:11
作者
张智辉
机构
[1]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 诉讼程序; 协商量刑; 见证;
D O I
10.16224/j.cnki.cn33-1343/d.20210108.001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和适用,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立法精神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理解为一种诉讼程序;二是认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立了控辩协商机制;三是把值班律师作为控辩协商的"见证人"。这些观点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制度的贯彻实施,有必要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量刑建议的若干问题 [J].
陈国庆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5) :3-18
[2]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程序中值班律师工作调研报告 [J].
于超 .
中国司法, 2019, (07) :81-88
[3]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解释和适用中的若干问题 [J].
万毅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3) :90-104
[5]   论我国数量刑法学的构建 [J].
储槐植 ;
何群 .
中国法学, 2019, (03) :186-203
[6]   结构视角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J].
魏晓娜 .
法学家, 2019, (02) :111-123+194
[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化的重点问题研究 [J].
周新 .
中国法学, 2018, (06) :172-193
[9]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其破解 [J].
向燕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 24 (04) :7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