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能、转译与黑箱:智能机器如何颠覆与再建内容生产网络

被引:17
作者
张微 [1 ]
彭兰 [2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智能机器; 行动者网络; 机器生产内容; 协同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G210.7 [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50301 ;
摘要
机器生产内容指的是智能机器独立完成采写编拍、加工审核等各个环节,达到内容生产全流程自动化与自主化的内容生产实践。本文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讨论智能机器如何进入内容生产领域,成为与人类内容生产者对称的角色,并逐渐成为有影响力的行动者的问题。首先智能机器在物质性、能动性和关系性三个方面示能,突破了自身作为客体和工具的角色。其次智能机器通过迎合利益、利益说服、迂回诱导、目标重组和利益并置整合五个转译策略,不仅成为内容生产行业的核心行动者,建立起人机合作的内容生产网络,而且成为社会决策与创新的建构性力量,体现出更大的社会意义。最后机器生产内容成为了“黑箱”一样被社会广泛接受的科学事实,同时智能机器的实践也需要考虑更多行动者的利益以维持“黑箱”的稳定。因此,协同性应该成为机器生产内容发展的方向之一。智能机器和人类应厘清各自的权力与共同的责任,共同建构机器生产内容的协同发展和科学治理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重塑新闻理论?——行动者网络与新闻研究的STS转向 [J].
白红义 ;
曹诗语 .
新闻大学, 2021, (04) :1-14+119
[2]   “可供性”:译名之辩与范式/概念之变 [J].
孙凝翔 ;
韩松 .
国际新闻界, 2020, 42 (09) :122-141
[4]   “旧相识”和“新重逢”: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媒介(化)研究的未来——一个理论史视角 [J].
戴宇辰 .
国际新闻界, 2019, 41 (04) :68-88
[5]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闻生产和分发平台——新华社“媒体大脑”的主要功能和AI时代的新闻愿景 [J].
傅丕毅 ;
徐常亮 ;
陈毅华 .
中国记者, 2018, (03) :17-20
[6]   自然语言人机接口中分布智能的研究与设计 [J].
张盈 .
长沙大学学报, 1999, (04) :11-18+41
[7]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D]. 郭明哲.复旦大学 2008
[8]  
科学在行动[M]. 东方出版社 , (法)布鲁诺·拉图尔(BrunoLatour)著, 2005
[9]  
协同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著, 2001
[10]  
Are you ready for artificial Mozart and Skrillex? An experiment testing expectancy violation theory and AI music[J] . Joo Wha Hong,Qiyao Peng,Dmitri Williams.New Media & Society . 202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