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河源467年春季降水的重建与分析

被引:25
作者
崔宇 [1 ]
袁玉江 [1 ]
金海龙 [2 ]
喻树龙 [1 ]
李娟 [1 ]
张同文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树轮年表; 春季降水重建; 特征分析; 乌鲁木齐河源;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7.04.002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乌鲁木齐河树轮宽度年表与大西沟气象站4-5月降水相关性较好,最高单相关系数为0.490(α=0.001),且具有明显的树木生理学意义。本文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哈熊沟C点和波尔钦沟标准化年表建立重建方程,交叉检验结果显示该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利用该方程重建了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气象站467年春季(4-5月)降水的变化序列,解释方差达41.6%。对该序列的特征分析表明:(1)467年来乌鲁木齐河源4-5月降水经历了13个偏湿及12个偏干阶段;(2)467年来乌鲁木齐河源4-5月降水变化中,出现276个正常年、86个偏干年、98个偏湿年、5个干旱年、2个湿润年,最长的偏湿阶段为1646-1687年(42年),最长的偏干阶段为1704-1733年(30年),最湿的偏湿阶段为1694-1703年(平均降水量为86.9mm,比最近41a平均偏多18.7%),最干的偏干阶段为1635-1645年(平均降水量为60.0 mm,比最近41年平均偏少18.0%),最湿润年为1697年(98.2 mm,+34.2%),最干旱年为1951年(42.6 mm,-41.8%);(3)467年的重建春季降水长序列具有2.04-2.15年、2.25-2.31年、2.38年、31年、34.44年、51.67年和62年的变化准周期,并且在1635年、1704年、1758年、1781年、1832年和1915年发生过降水突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96 / 5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夏干萨特树轮年表中降水信息的探讨与326年降水重建
    袁玉江
    邵雪梅
    李江风
    李新建
    唐凤兰
    [J]. 生态学报, 2002, (12) : 2048 - 2053
  • [2] 用树木年轮重建天山中部近350a来的降水量
    袁玉江
    李江风
    胡汝骥
    刘潮海
    焦克勤
    李忠勤
    [J]. 冰川冻土, 2001, (01) : 34 - 40
  • [3]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450a冬季温度序列的重建与分析
    袁玉江
    李江风
    [J]. 冰川冻土, 1999, (01) : 64 - 70
  • [4] 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年径流量的重建
    李江风
    袁玉江
    由希尧
    [J]. 第四纪研究, 1997, (02) : 36 - 43
  • [5] 祁连山地区1310年以来湿润指数及其年际变幅的变化与突变分析
    张志华,吴祥定
    [J]. 第四纪研究, 1996, (04) : 368 - 378
  • [6] 李江风等编著.树木年轮水文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7] 魏凤英编著.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