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岫岩县偏岭地区晚大石桥期沉积环境及构造古地理

被引:4
作者
项才
陈跃月
曹洪亮
刘敏
机构
[1] 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关键词
大石桥组三段; 沉积环境; 构造古地理; 辽宁;
D O I
10.13686/j.cnki.dzyzy.2008.03.001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偏岭地区大石桥组三段自下而上分为6个岩性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岩性组合特征.碳酸盐岩的CaO/MgO比值具有指示沉积环境的作用.通过分析该段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并结合不同层位的CaO/MgO比值,推断出偏岭地区在晚大石桥期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为干旱湖、封闭海湾→开阔浅海→滨海→干旱湖、封闭海湾→浅海(偶为潮间或滨岸)→滨海、浅海交互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前寒武纪矿床和构造.[M].张贻侠;刘连登主编;.地震出版社.1994,
[2]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刘宝;曾允孚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
[3]   辽东早元古代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菱镁矿和滑石矿床成矿条件 [J].
陈从喜 ;
蒋少涌 ;
蔡克勤 ;
马冰 .
矿床地质, 2003, (02) :166-176
[4]   一个早元古代裂谷盆地——辽东裂谷 [J].
陈荣度 .
辽宁地质, 1984, (02) :1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