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患儿中的早期临床诊断作用

被引:23
作者
杨金玲
陈龙凤
丰爱红
秦小奉
机构
[1] 莒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16型; 儿童; 流行病学;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患儿早期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7月某院住院的234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历资料,按照出院诊断结果分为单纯病毒感染组(178例)和合并细菌感染组(56例),同时选取20名健康儿童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比较。结果各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1.94、24.18和26.46,均P<0.05)。各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8.25、38.98和71.21,均P<0.05),其中合并细菌感染组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86%(52/56)、85.71%(48/56)和87.50%(49/56)]明显高于单纯病毒感染组[分别为3.93%(7/178)、62.36%(111/178)和30.90%(55/178)]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0%(1/20)、10.00%(2/20)和5.00%(1/20)]。PCT、CRP及外周血WBC的敏感度分别为92.86%、85.71%和87.50%,特异度分别为95.00%、90.00%和95.00%。结论 PCT水平对于鉴别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其准确率、敏感性优于CRP及WBC水平,能指导临床用药。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降钙素原在不同细菌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的临床价值 [J].
李钢 ;
张林 .
实用预防医学, 2012, (01) :110-112
[2]   274例手足口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J].
熊海英 ;
潘富林 ;
聂梅 ;
何美月 .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7) :32-33
[3]   不同类别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 [J].
莫丽亚 ;
张林 ;
邓永超 ;
蒋玉莲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1, 10 (03) :191-193
[4]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临床应用的研究 [J].
胡可 ;
刘文恩 ;
梁湘辉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01) :30-33
[5]   手足口病患儿血糖、白细胞计数及血浆hs-CRP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韦小莉 .
山东医药, 2010, 50 (11) :70-71
[6]   降钙素原 [J].
吴熙 ;
于学忠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02) :231-235
[7]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J].
朱蕾 ;
王琰 ;
丁修东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8, (02) :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