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3
作者
郝彩莲 [1 ,2 ]
王刚 [2 ]
张诚 [2 ]
尹军 [2 ]
秦天玲 [2 ,3 ]
张彪 [1 ,2 ]
周婷 [2 ]
机构
[1] 河北工程大学城建学院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3]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景观分析; RS&GIS; SPSS; 土地利用; 景观组成;
D O 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11.02.017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景观生态学方法和多元统计方法,以滦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在1980~2008年的土地利用图基础上,对景观格局特征和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980~2008年间林地始终占据了景观的主导地位,约为流域的40%;近年来滦河流域除林地外其它景观类型都有显著性变化;总体上看,滦河流域景观类型重心分布主要沿多伦、隆化、承德、迁安、滦县、唐山一线呈条带状分布。1980~2000年间滦河流域各类景观主要是向耕地景观转变,2000~2008年间则主要向旱田转变。1980~2000年间景观破碎程度升高,景观形状日趋复杂。人为因素对于滦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约为75.57%;降水作为自然因素对滦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大约只占8.82%。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上游典型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王大伟 ;
程红光 ;
郝芳华 ;
蒲晓 ;
汪皕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1) (S1) :63-67
[2]   近2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影响——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J].
李坤 ;
杨华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7 (03) :32-35+4
[3]   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兰州市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J].
方淑波 ;
肖笃宁 ;
安树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284-2290
[4]   中国北方13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19891999) [J].
李月臣 ;
宫鹏 ;
陈晋 ;
刘春霞 ;
何春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5) :145-148
[5]   三峡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江晓波 ;
马泽忠 ;
曾文蓉 ;
周万村 ;
周爱霞 ;
李爱农 ;
孙育秋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4) :108-112
[6]   小流域土地景观格局分析 [J].
王昭艳 ;
饶志广 ;
王秀珍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4, (04) :31-33
[7]   东辽河流域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J].
严登华 .
资源科学, 2004, (01) :31-37
[8]   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J].
陈佑启 ;
杨鹏 .
经济地理, 2001, (01) :95-100
[9]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 [J].
肖笃宁 ;
李秀珍 .
地理科学, 1997, (04) :69-77
[10]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度量指标体系 [J].
赵景柱 .
生态学报, 1990, (02) :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