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700m富氧室对士兵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张西洲
崔建华
王引虎
张芳
哈振德
朱永安
马勇
王伟
机构
[1] 叶城解放军第医院
关键词
高原; 富氧室; 血液流变学; 力竭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2 [军事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9 ;
摘要
研究富氧室改善高原缺氧及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海拔 370 0m ,向室内注氧 ,将氧浓度提高到 2 4 0 %~ 2 5 0 %。10名青年在富氧室休息和睡眠 12h,检测未富氧静息状态、未富氧力竭运动后、富氧及力竭运动后的血液流变学。未富氧力竭运动后红细胞压积 (HCT)和血液粘度 (ηb)、还原粘度 (ηr)、血细胞聚集系数 (VAI)较未富氧静息状态增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富氧及力竭运动后各项指标较未富氧静息状态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较未富氧力竭运动后ηb、ηr、血浆粘度 (ηp)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高原富氧 12h可明显改善因缺氧及力竭运动所引起的血液粘度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血液流变学基础与临床.[M].范家骏;赵国欣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血液流变学.[M].王天佑主编;.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W).1992,
[3]  
航空航天医学基础.[M].(美)德哈特(Dehart;R.L.)主编;《航空航天医学基础》翻译组译;.解放军出版社.1990,
[4]   部队在高原越野前后RBC──SOD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J].
张西洲,何富文,张素萍 .
高原医学杂志, 1996, (02) :16-18
[5]   高原地区应用膜富氧装置室内增氧对人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影响 [J].
陈华伟 ;
康胜利 ;
张宝 ;
滕国奇 ;
胡琳 ;
佘海茹 .
中华航空医学杂志, 1995, (04) :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