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大石鸡边缘种群的遗传结构
被引:10
作者:
侯鹏
卫明
张立勋
刘迺发
机构:
[1]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来源:
关键词:
大石鸡;
边缘扩散种群;
遗传结构;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中心地理种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7 [鸟纲];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大石鸡 (Alectorismagna)分布于青海西部、东部 ,甘肃中部和宁夏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区 ,由于环境变化 ,其种群向甘肃南部森林被砍伐的地区扩散 ,形成边缘种群。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了采自甘肃的大石鸡一个边缘种群和两个中心地理种群共 3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mtDNA)控制区基因 (D loop) 4 5 6~ 45 7个核苷酸的基因序列 ,16个变异位点 (占整个序列的 3 5 % )有 15个单倍型。边缘扩散种群有 3种单倍型 ,M6与另两个种群共有 ,单倍型频率为 0 10 8,而M4和M5为其特有 ,单倍型频率分别为 0 0 81和 0 0 2 7。边缘种群的单倍型比率和遗传多样性分别为 37 5 %和 0 5 49。中心地理种群 1和种群2各有 7个单倍型 ,除M 6为两个种群共有 ,其余为各自所特有。单倍型比率分别为 46 7%和 5 0 0 % ,遗传多样性分别是 0 72 9和 0 786。边缘种群的单倍型比率和遗传多样性均低于中心地理种群。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