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特提斯板块构造与含油气盆地

被引:11
作者
付孝悦
机构
[1]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云南昆明
关键词
构造结点; 汇聚边界; 剪切系统; 缝合带; 地块; 含油气盆地; 板块构造; 青藏特提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特提斯是由5大地壳块体、3条板块缝合带经多期碰撞拼合而组成的复杂构造系统,由于新生代以来的强烈陆内汇聚作 用,现今主要表现为2个构造结点、3条汇聚边界和2大剪切带的构造运动学特征,边界的强烈汇聚与板内的强烈隆升、挤压剪切、 伸展剥离组成复杂而统一的动力学系统,具有厚壳和热壳特点。青藏特提斯含油气盆地可划分为海相复合型、海陆叠复合型和陆相 上叠型等3种基本类型,多含油气层系的复合与叠置、多期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导致这些盆地具有地温场高、 地层压力低、储层致密和油气氧化界面深等显著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07 / 516+524 +5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演化和动力学[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潘裕生 编, 1998
[2]   含油气盆地油气氧化界面与保存条件纵向分带性讨论——以西藏伦坡拉陆相第三系盆地为例 [J].
付孝悦 ;
卢亚平 ;
肖秋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773-776
[3]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J].
吴功建 ;
肖序常 ;
李廷栋 .
地质学报, 1989, (04) :285-296
[4]   西藏伦坡拉盆地地温场特征及烃源岩热演化史 [J].
袁彩萍 ;
徐思煌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2) :156-160
[5]   藏北伦坡拉盆地藏1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J].
卢亚平 ;
邵志兵 ;
白森舒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4) :377-381
[6]   四川理塘蛇绿混杂岩——一个以火山岩为基质的蛇绿混杂岩 [J].
王连城 ;
李达周 ;
张旗 ;
张魁武 .
岩石学报, 1985, (02) :17-27+95
[7]   藏北油气远景及勘查方向 [J].
穆青 .
石油实验地质, 1992, (02) :142-151
[8]   青藏高原及其东部邻区的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与大陆碰撞模型 [J].
曾融生 ;
朱介寿 ;
周兵 ;
丁志峰 ;
何正勤 ;
朱露培 ;
骆循 ;
孙为国 .
地震学报, 1992, (S1) :523-533
[9]   伦坡拉第三纪陆相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分析 [J].
雷清亮 ;
付孝悦 ;
卢亚平 .
地球科学, 1996, (02) :168-173
[10]   西藏高原西部综合地球物理与岩石圈结构研究 [J].
孔祥儒 ;
王谦身 ;
熊绍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0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