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丛集特征、成因及临界状态的讨论

被引:22
作者
罗灼礼
孟国杰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地震丛集; 非线性; 自相似性; 时间分支; 临界状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给出了研究地震临界丛集现象的最新方法 ,即时间变异诊断方法。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地震丛集活动特征和成因 ,结合中国大陆及邻区 M≥ 8.0大震序列和华北地区自 1 966年以来 M≥6. 0地震序列 ,研究了丛集状态的自相似性及临界时间分支现象。对发震系统的内部时间给出了定义 ,并研究了地震丛集的非线性时间结构特征。研究认为 :1事件的发生意味着系统现存的能量一次跳跃式的释放和状态的一次转换。只有当系统以某种足够随机方式动作时 ,系统状态才会转换 ,事件才会发生 ;2涨落是系统状态的探测器 ,在临界状态时系统出现很大的涨落 ,时间变异系数δ =1。临界丛集是由系统内在随机性决定的 ,事件发生时间是随机地出现的 ,未来可能出现不止一次的δ =1的临界点 ;3相继发生的事件 ( M≥ M0 )可以反映系统的演化过程和特征 ,丛集是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有序性和无序性的综合反映 ;4事件丛集和丛集的事件具有自相似性和分形结构 ,也具有耗散系统的自组织和映射特点 ;5根据时间变异系数 ,系统内部时间 (年龄 ) ,时间间隔与所经历时间非线性关系式以及映射和迭代方法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地震趋势和未来 M≥ M0 地震发生的可能时间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大陆若干地震构造带的地震准周期丛集复发行为 [J].
张秋文 ;
张培震 ;
王乘 ;
汪一鹏 ;
Michael A.Ellis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01) :56-62
[2]   强震成组活动与潮汐力调制触发 [J].
张国民 ;
李丽 ;
黎凯武 ;
马宏生 .
中国地震, 2001, (02) :10-20
[3]   海城、岫岩地震序列非线性结构特征及判定前震序列的时间结构变异诊断法 [J].
罗灼礼 ;
王伟君 ;
陈凌 .
地震, 2000, (S1) :18-27
[4]   中国大陆活动断裂的段破裂地震复发行为 [J].
闻学泽 .
地震学报, 1999, (04) :75-82
[5]   中国大陆原地复发强震的基本特征及其预测 [J].
罗灼礼 ;
闻学泽 ;
罗伟 .
地震, 1995, (01) :1-11
[6]  
全球重大灾害性地震目录.[M].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译;.地震出版社.1996,
[7]  
活动断裂地震潜势的定量评估.[M].闻学泽著;.地震出版社.1995,
[8]  
地震科学中的非线性问题.[M].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地震出版社.1993,
[9]  
地震事典.[M].(日)宇津德治主编;李裕彻等译;.地震出版社.1990,
[10]  
分数维.[M].[日]高安秀树 著;沈步明等 译.地震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