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属种间杂交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钱思颖
黄骏麒
刘桂玲
彭跃进
应苗成
徐英俊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棉属; 种间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适宜的温度(25~30℃)、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盆栽)、柱头上涂蔗糖溶液(35%)、苞叶内外点滴赤霉素(50ppm)四者配套,是克服棉花种间杂交不可交配性的关键,其中温度是关键的关健。采用3个栽培种、1个海陆杂种、20个野生种,进行野生种与栽培种或野生种与野生种杂交,得到28个组合。四倍体陆地棉(2n=4x=52)与二倍体野生棉(2n=2x=26)杂交,克服了 F1不育性,得到4个新种质。F1三倍体(2n=3x=39)与陆地棉直接回交的,有86-1×异常棉,86-1×辣根棉及泗棉2号×克劳次基棉三个组合的回交后代,秋水仙精溶液处理 F1嫩枝,染色体加倍成六倍体(2n=6x=78),克服不育性的有86-1×雷蒙德氏棉一个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棉花远缘杂交.[M].梁正兰;孙传渭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2,
[2]   英国的植物遗传育种研究 [J].
甘晓松 ;
徐绍颖 ;
颜昌敬 ;
吴敬音 .
世界农业, 1984, (11) :21-24
[3]   棉属二倍体野生棉与四倍体栽培棉种间杂交的胚珠培养 [J].
胡绍安 ;
李秀兰 .
遗传学报, 1982, (01) :57-62+88
[4]   亚洲棉同源四倍体与陆地棉杂交和回交后代育性遗传的研究 [J].
孙济中 ;
刘金兰 ;
万年青 ;
裴文功 .
遗传学报, 1981, (02) :149-157+194
[5]   陆地棉与中棉种间杂交的研究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J].
钱思颖 ;
周行 .
作物学报, 1963, (01) :29-4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