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和赤霉素在莴苣种子萌发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21
作者
贺军民,黄维玉,王晓明,佘小平,王之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莴苣种子,多胺,赤霉素,萌发,热休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36.2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非感光性莴苣(挂丝红品种)种子于22℃下萌发率在80%左右,而28℃下不萌发。22℃下外源亚精胺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DFMA和DCHA明显抑制种子萌发,而DFMO无效。22℃诱导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腐胺和亚精胺含量显著高于28℃下它们的含量。GA_3处理能诱导28℃下种子的萌发,单独外源亚精胺处理效果不大,而外源亚精胺对GA_3诱导效应有促进作用。DF-MA和DCHA能抑制GA_3诱导28℃下种子的萌发,此抑制效应又能被外源亚精胺部分逆转。GA_3处理也提高了28℃下种子内源腐胺和亚精胺的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