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白银都西群变质火山岩的钕、锶同位素研究

被引:10
作者
聂凤军
裴荣富
吴良士
A.Bjφrlykke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挪威奥斯陆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挪威奥斯陆
关键词
内蒙古; 白银都西群; Sm-Nd同位素年龄; Sr同位素;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4.05.010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白银都西群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变粒岩、长英片岩和条带状混合岩组成,是白银都西-白乃庙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东北白银都西一带。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信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该套岩层的归属,构造性质和形成机理尚不清楚。笔者首次对白银都西群斜长角闪岩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所获Sm-Nd同位素等时年龄为1394±46Ma(23),Nd初始比值为0.511 243±8(23)和εNd(T)=+7.9±2.1(23)。87Sr/86Sr和87Rb/86Sr比值分别为0.705 79—0.709 12和0.17—0.34,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结合野外地质证据和岩相学特征,我们认为:白银都西群基性火山活动发生在中元古代,成岩物质来自亏损地幔源,成岩以后构造变动和变质热液活动致使Rb-Sr同位素体系受到严重干扰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476 / 481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