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处理防止膜污染的作用与机理

被引:35
作者
董秉直
夏丽华
陈艳
高乃云
范瑾初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超滤膜; 混凝; 滤饼层; 膜污染;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D O I
10.13671/j.hjkxxb.2005.04.018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膜过滤混凝上清液的方法 ,并比较膜进水和透过水中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 ,探讨了混凝防止膜污染的作用和机理 .结果表明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 0 0的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 ,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10 0 0的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较小 .尽管混凝能有效地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 ,但混凝防止膜污染的效果与其投加量有密切的关系 .较低的混凝投加量 (2 5mg·L- 1 )防止膜污染的效果较差 ,较大的投加量 (>5 0mg·L- 1 )防止膜污染的效果较好 .UV2 54能更好地反映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程度 ,如何有效地去除这类有机物是防止膜污染的关键 .混凝防止膜污染的效果与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 0 0的UV2 54的程度密切相关 .试验结果表明 ,混凝去除这类有机物的效果达到 5 0 %时 ,可有效地防止膜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530 / 5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黄浦江水源的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变化的特点
    董秉直
    曹达文
    范瑾初
    李景华
    徐强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5) : 553 - 556
  • [2] Fouling of microfiltration and ultrafiltrationmembranes by natural waters .2 Kerry J H,Mark M C.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