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分阶段干预效果的动态观察

被引:10
作者
马申 [1 ]
马云霞 [2 ]
朱伟 [1 ]
机构
[1]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2] 黑龙江佳木斯妇幼保健医院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锻炼行为; 干预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结合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式,寻找一条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方法利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自编体育锻炼行为问卷、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状况调查表,对大学生干预前后的体育锻炼行为、运动量以及行为阶段的分布情况进行测试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实验后干预组的参与性体育人数有所增加;干预后处在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各项指标得分发生了变化,干预组干预后与干预前、对照组体育锻炼行为得分[分别为:(3.34±0.30)分、(2.83±0.23)分、(2.79±0.22)分]及各阶段行为均分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学生运动量与行为得分之间的相关显著(r=0.36,P<0.01),对照组4个月前后测试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处于体育锻炼行为转变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行为教育,具有一定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106 / 11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几种心理行为干预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J].
张作记 ;
冯学泉 ;
李功迎 ;
李凌江 ;
戚厚兴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06) :481-483
[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 [J].
常生 ;
陈及治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0) :1305-1307
[3]   大众体育锻炼干预的理论模式 [J].
毕永锋 .
体育与科学, 2002, (05) :15-16+4
[4]   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J].
梁德清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4, (01) :5-6
[5]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selfchange in smoking: Towards integrative models of change. 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