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职责到科研权利:科技法虚置化的成因与出路

被引:14
作者
周海源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科技法; 职责; 义务; 科研权利;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6.06.015
中图分类号
D922.17 [科学技术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我国科技法规范的主要内容在于设置政府职责,科研主体的权利则较少得到体现。科研权利的缺失使抽象化的政府职责失去启动机制,这即造成了以国家职责为本位的科技法规范难以得以实施而被虚置。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丰富了科研权利的内涵,实现了国家职责向国家义务的转化,这为科技法走出虚置化的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亦即科技法规范应将其实施的助力点放置于"科研权利"而非"政府职责",借助科研权利体系建构相对应的国家义务体系,以科研权利的行使为政府义务履行的启动机制,据此既可使科技法规范设置的国家义务得到履行,科技法的创新激励功能也可被激活。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自由”的多维内涵及其特点——读《美国自由的故事》 [J].
申小翠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7 (06) :40-44
[2]   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美国《拜杜法》35周年的回顾与展望 [J].
孙远钊 .
科技与法律, 2015, (05) :1008-1037
[3]   德国《科学自由法》对我国新型科研院所建设的启示 [J].
芮雯奕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19) :84-87
[4]   基本权利的功能体系与行政法治的进路 [J].
郑春燕 .
法学研究, 2015, 37 (05) :28-38
[5]   论社会权的国家保护义务:起源、体系结构及类型化 [J].
邓炜辉 .
法商研究, 2015, 32 (05) :13-22
[9]   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基础:理论与框架 [J].
苗妙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 29 (04) :89-97
[10]   社会权国家义务的实践维度——以公租房制度为例 [J].
张震 .
当代法学, 2014, 28 (03) :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