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s-3/CMAQ和CAMx对珠江三角洲臭氧污染模拟的比较分析

被引:37
作者
沈劲
王雪松
李金凤
李云鹏
张远航
机构
[1]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CMAQ; CAMx; 臭氧; 过程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X131.1 [大气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运用Models-3/CMAQ和CAMx两个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同时对珠江三角洲2004年10月的臭氧污染进行模拟,利用监测网12个站点的观测数据对两个模式的臭氧模拟效果进行统计评估,并应用过程分析技术,量化各种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探讨两个模式结果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CMAQ与CAMx均能较好地模拟出珠江三角洲大多数站点的臭氧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74,标准化平均偏差分别为-8.5%、8.8%、标准化平均误差分别为36.7%和37.9%;两个模式的模拟结果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92)和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但CMAQ的臭氧模拟浓度总体上较CAMx的结果偏低约17%.两个模式对珠江三角洲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站点的模拟结果一致性不尽相同.在干沉降、化学反应参数、垂直输送等方面处理方法上的差异共同造成了两个模式对珠江口沿岸站点臭氧模拟结果上的差别;细网格边界浓度差异是造成上风向区域站点CAMx模拟浓度比CMAQ结果偏高的主要原因.CAMx有必要提供更多干沉降的算法供选择,改善光解速率等计算方法可能改善CMAQ臭氧模拟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750 / 176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应用Models-3/CMAQ模式对华北地区一次强沙尘天气的研究初探 [J].
王益柏 ;
费建芳 ;
黄小刚 .
气象, 2009, 35 (06) :46-53
[2]   北京地区臭氧污染的来源分析 [J].
王雪松 ;
李金龙 ;
张远航 ;
谢绍东 ;
唐孝炎 .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 39 (06) :548-559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O3和PM10的区域污染特征模拟[J]. 李莉,陈长虹,黄成,黄海英,李作攀,Joshua S. Fu,Carey J. Jang,David G. Streets.环境科学. 2008(01)
[4]   应用ARPS-CMAQ模拟研究石景山污染对北京的影响 [J].
赵秀勇 ;
程水源 ;
陈东升 ;
郭秀锐 ;
王海燕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12) :2074-2079
[5]   大气化学传输模式CAMx的伴随模式:构建及应用 [J].
刘峰 ;
张远航 ;
苏杭 ;
胡建林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764-770
[6]   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J].
王自发 ;
谢付莹 ;
王喜全 ;
安俊岭 ;
朱江 .
大气科学, 2006, (05) :778-790
[7]   北京地区臭氧源识别个例研究 [J].
王雪松 ;
李金龙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244-253
[8]  
区域酸性沉降的数值研究──Ⅰ.模式[J]. 王体健,李宗恺,南方.大气科学. 1996(05)
[9]  
Process analysis and sensitivity study of regional ozone formation over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during the PRIDE-PRD2004 campaign using the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J] . Wang X.,Zhang Y.,Hu Y.,Zhou W.,Lu K.,Zhong L.,Zeng L.,Shao M.,Hu M.,Russell A. G..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10 (195)
[10]  
Incremental testing of the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CMAQ) modeling system version 4.7[J] . Foley K. M.,Roselle S. J.,Appel K. W.,Bhave P. V.,Pleim J. E.,Otte T. L.,Mathur R.,Sarwar G.,Young J. O.,Gilliam R. C.,Nolte C. G.,Kelly J. T.,Gilliland A. B.,Bash J. O..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 . 20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