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时空特征与地理集聚驱动因素

被引:11
作者
谢杰 [1 ]
李鹏 [2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不详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滨海旅游; 海洋运输; 海洋油气; 地理集聚; 时空特征;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7.003
中图分类号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基于"地理第一性"与"地理第二性"相结合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了海洋经济地理集聚形成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海洋经济增长潜力的挖掘重点需放在滨海旅游、海洋运输、海洋油气等产业;海洋经济集聚的形成既受"地理第一性"正向影响,也受"地理第二性"积极影响;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对拥有海岸线城市带来持续集聚效应。在经验分析之后进行了政策讨论,以期沿海地区获得推进海洋经济地理积聚优势形成的持久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 [J].
施炳展 .
世界经济, 2016, 39 (05) :78-97
[2]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动态演变 [J].
孙才志 ;
李欣 .
经济地理, 2015, 35 (01) :96-103
[3]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研究 [J].
狄乾斌 ;
刘欣欣 ;
王萌 .
经济地理, 2014, 34 (10) :98-103
[4]   地理集聚与企业的出口抉择:基于外资融资依赖角度的研究 [J].
佟家栋 ;
刘竹青 .
世界经济, 2014, 37 (07) :67-85
[5]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海洋主导新兴产业选择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J].
于婧 ;
陈东景 ;
王海宾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109-113
[6]   基于地统计分析的安徽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J].
方叶林 ;
黄震方 ;
涂玮 ;
吴丽敏 .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33-38
[7]   区位熵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的新运用 [J].
赵小汎 .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162-167
[8]   面向“十二五”时期的海洋经济地理研究 [J].
韩增林 ;
狄乾斌 ;
单良 .
经济地理, 2011, 31 (04) :536-540
[9]   FDI对我国东部地区就业影响的动态效应——基于GMM和SYS-GMM分析方法 [J].
郑月明 ;
王伟 .
工业技术经济, 2010, 29 (02) :105-109
[10]   基于“点—轴”理论的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研究 [J].
于谨凯 ;
于海楠 ;
刘曙光 ;
单春红 .
产业经济研究, 2009, (02)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