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物品的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

被引:1
作者
伍世安
王万山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
[2]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关键词
混合物品; 价格形成; 优化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6 [公共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按产权粘连性划分,混合物品可细分为混合物品Ⅰ、混合物品Ⅱ和混合物品Ⅲ。混合物品Ⅰ是可竞争性混合物品,其价格由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两部分形成,优化的途径是政府应对等补偿公共价格和适当规制拥挤性;混合物品Ⅱ是自然垄断产品,其价格的形成带有明显的政府规制特征,优化的途径应根据自然垄断性的强弱设计出合适的规制激励契约;混合物品Ⅲ是外部性物品,其价格形成由自经营价格和外部性价格合成,优化的途径是外部性带来的损益对等内化。混合物品价格的总体特征是一种公私合成价格,私人价格属市场经营价格,公共价格属补偿和规制型价格,其优化的途径是公私价格能对等划分和有效实现自我产权代价对等补偿。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激励规制理论研究综述 [J].
杜传忠 .
经济学动态, 2003, (02) :69-73
[2]  
公共部门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鲍德威(RobinW.Boadway), 2000
[3]  
微观规制经济学[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日)植草益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