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批评的公共性

被引:10
作者
陶东风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化批评; 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空间; 政治批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02 [文化哲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公共书写形式的文化批评,以其公共性为根本特征。本文首先从文化批评的话题、文体、作者类型等方面论述了文化批评的公共性品格。接着文章援引阿伦特关于真理与意见的区分理论,认为文化批评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公共意义,恰恰因为它所传达的不是不可怀疑的"绝对真理",也不是高深莫测的专业化知识,而是凡夫俗子皆可置喙、不但不是柏拉图式蔑视"意见"的哲学家,也不是现代学科化体制中的专家或学问家,而是一个勤于思考、敏于感受、富有责任感和社会理性的公共知识分子。文章最后指出,真正有力的文化批评不是抽象的审美批评或道德批评,更不是宗教批评,而是扎根中国本土现实的政治批评。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 [J].
陶东风 .
学术月刊, 2009, 41 (05) :21-28
[2]   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J].
陶东风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6) :114-120
[3]  
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M].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徐贲, 2011
[4]  
知识分子论[M]. 三联书店 , (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著, 2002
[5]  
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贺照田主编, 2002
[6]  
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 山东文艺出版社 , 姚文放著, 1999
[7]  
人文精神遮蔽了什么? .2 二十一世纪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