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马栏林区辽东栎林种内、种间竞争研究

被引:33
作者
方坚
王孝安
郭华
朱志红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辽东栎;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竞争指数; 竞争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8 [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辽东栎种内竞争强度与种间竞争强度的总和大致相等,其种内及种间竞争强度均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其关系服从幂函数规律,竞争主要发生在胸径小于15 cm的幼树阶段.(2)各组成树种对辽东栎影响程度(竞争指数)的大小顺序为:辽东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白桦(Betula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杜梨(Pyrus betulaefolia)>湖北山楂(Crataegus hupehensis)>茶条槭(Acer ginnala)>陕西鹅耳枥(Carpinus shensiensis)>葛萝槭(A.grosseri).(3)油松是该地区的次优势种,对辽东栎有较大的竞争压力,在群落发展中可能会形成以油松占优势的混交林.(4)辽东栎胸径小于15 cm时,种内种间竞争是导致大量个体死亡的主要原因;胸径超过15 cm时,人为砍伐可能是个体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认为马栏林区混交林油松的密度不宜过大,尤其是在与未成熟辽东栎种群混交时密度应合理,应对该林区的混交林进行人工抚育,及时择伐密度过大的油松,而在辽东栎胸径达到15 cm之前择伐长势较差的植株,以促使森林群落尽快趋于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土高原子午岭植物群落演替系列分析 [J].
范玮熠 ;
王孝安 ;
郭华 .
生态学报, 2006, (03) :706-714
[2]   植物邻体干扰的研究范畴、热点及意义 [J].
段仁燕 ;
王孝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6) :1138-1144
[3]   光皮桦群落邻体干扰指数的研究 [J].
宋丁全 ;
姜志林 ;
郑作孟 ;
何文平 .
生态学杂志, 2002, (03) :15-17+82
[4]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 [J].
邹厚远 ;
刘国彬 ;
王晗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1-8
[5]   元宝山冷杉群落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量关系 [J].
李先琨 ;
苏宗明 ;
欧祖兰 ;
宁世江 ;
唐润琴 ;
李瑞棠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2, (01) :20-24
[6]   邻体竞争对植物个体生长速率和死亡概率的影响:基于日本落叶松种群试验的研究 [J].
张泽浦 ;
方精云 ;
菅诚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340-345
[7]   沙地云杉种内、种间竞争的研究 [J].
邹春静 ;
徐文铎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3) :78-83
[8]   青杄林恢复演替过程中的邻体竞争效应及邻体干扰指数的改进模型 [J].
张大勇 ;
赵松岭 ;
张鹏云 ;
陈庆诚 .
生态学报, 1989, (01)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