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北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时代

被引:52
作者
于津海
王丽娟
周新民
蒋少涌
王汝成
徐夕生
邱检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关键词
锆石U-Pb-Hf研究; 基底变质岩; 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构造; 粤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底变质岩的成分和形成时代对揭示地壳演化至关重要.利用锆石U-Pb-Hf研究和全岩成分分析,发现粤东北及邻区的许多基底变质岩是晚新元古代形成的沉积岩,它们具有高的SiO2、Rb、Zr、Y和过渡金属元素含量以及相对低的 Al2O3、CaO、Na2O、Sr、Nb含量.它们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盆地的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的张性背景相关.粤东北龙川地区新元古代沉积岩主要由新太古代和中元古代碎屑物质组成,并含少量中太古代和新元古代物质,明显不同于闽西南和粤北地区新元占代沉积岩.粤东北这些变质岩没有受到加里东运动的强烈影响,而是在印支期发生变质-重熔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南岭东段基底麻粒岩相变质岩的形成时代和原岩性质:锆石的U-Pb-Hf同位素研究[J]. 于津海,周新民,Y.S.O’Reilly,赵蕾,W.L.Griffin,王汝成,王丽娟,陈小明.科学通报. 2005(16)
  • [2] 华南陆壳基底的幕式生长——来自广东古寨花岗闪长岩中锆石LA-ICPMS定年的信息
    丁兴
    周新民
    孙涛
    [J]. 地质论评, 2005, (04) : 382 - 392
  • [3] 壳幔作用导致武平花岗岩形成——Sr-Nd-Hf-U-Pb同位素证据
    于津海
    周新民
    赵蕾
    蒋少涌
    王丽娟
    凌洪飞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651 - 664
  • [4] 闽西南红山含黄玉浅色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赵蕾
    于津海
    谢磊
    [J]. 地球化学, 2004, (04) : 372 - 386
  • [5]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孙涛
    周新民
    陈培荣
    李惠民
    周红英
    王志成
    沈渭洲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 1209 - 1218
  • [6]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与全球变化
    郑永飞
    [J]. 科学通报 , 2003, (16) : 1705 - 1720
  • [7] TRACE-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GRAYWACKES AND 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BHATIA, MR
    CROOK, KAW
    [J].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86, 92 (02) : 181 -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