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大陆下地壳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5
作者:
孔华
金振民
谢窦克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下地壳;镁铁质包体;流变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3.3 [地壳成分、物理性质、物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大陆下地壳对认识整个地壳的组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大陆下地壳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蓬勃开展,大陆下地壳的研究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太古代地壳剖面的研究,二是麻粒岩包体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后者的研究程度要难得多,下地壳包体出露少,成分多为麻粒岩,且无一例外地都含有基性麻粒岩,对其成因现基本趋于一致认识,即由幔源岩浆底侵至地壳再受变质而成,然后被火山作用带至地表,因此,基性麻粒岩包体更可能反映了现今大陆下地壳的性质.下地壳的强度如何?流变行为怎样?近年来国外对代表下地壳组成的麻粒岩进行了共轴和非共轴(单剪变形)的流变行为研究,下地壳岩石韧性变形现象的广泛发育,是其流变学性质的宏观表现,高温高压实验变形样品的TEM观察表明下地壳条件下,应变积累在弱相中,在壳幔边界,相对于较强硬的岩石圈地幔,下地壳容纳了更多的应变,因而导致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及糜棱岩(化)的广泛发育.对国内在这方面研究差距,作者建议①要加强对比和综合研究,对下地壳包体的研究要与地幔包体研究相结合,以探讨壳—幔之间藕合作用,②强化高温高压变形实验研究,把原先的理论推断定量化直观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3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