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

被引:11
作者
李仙德
白光润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重构; 转型期;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转型期间,上海城市空间重构主要表现在郊区化、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新城市空间浮现、公共空间失落、历史文化街区消亡等方面。影响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主体是政府、企业、个人。政府通过制度和政策经营城市空间,企业通过市场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组织,个人主要通过对居住空间选择等来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居民活动共同驱动着上海城市空间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变迁与重构研究.[D].周灵雁.上海师范大学.2007, 05
[2]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对策研究.[D].蔡明.上海师范大学.2007, 05
[3]  
上海工业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D].王慧敏.上海师范大学.2007, 05
[4]  
外资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研究.[D].谭峰.华东师范大学.2005, 05
[5]   上海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重构 [J].
宁越敏 .
城市规划, 2006, (S1) :44-45+55
[6]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地理学报, 2006, (02) :199-211
[7]   转型期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以北京市为例 [J].
郑国 ;
邱士可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6) :39-42
[8]   新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初探 [J].
谢守红 ;
罗志刚 .
生产力研究, 2005, (11) :64-65
[9]   住房商品化与中国城市阶层空间分布的重构 [J].
张雪筠 .
理论与现代化, 2005, (02) :69-72
[10]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 [J].
谢守红 ;
汪明峰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