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的动态分析及调控途径

被引:30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 动态变化; 耕地压力指数; 调控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选取反映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变化的10个总量和均量指标,通过1978-2004年各指标在长江流域及其上、中、下游变化过程的动态分析,发现人口增加、国家宏观政策、粮食价格以及经济非农化和城市化过程是影响流域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变化的主导因素;长江流域粮食生产在全国的主体地位逐渐下降,而且自2000年以来,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不断下降,耕地压力指数不断加大。基于此种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分析,从保证区域粮食自给、保持系统动态平衡以及协调好耕地、粮食、人口三者之间关系等方面入手,站在保障流域粮食安全、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提出长江流域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调控战略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江流域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J].
刘兆德 ;
虞孝感 .
经济地理, 2006, (02) :304-307+312
[2]   中国近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J].
周小萍 ;
卢艳霞 ;
陈百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122-127
[3]   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 [J].
谭荣 ;
曲福田 ;
郭忠兴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3) :277-281
[4]   我国耕地资源流失原因的深层剖析与政策建议 [J].
杨瑞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109-113
[5]   我国中长期粮食单产潜力的分析预测 [J].
卢布 ;
陈印军 ;
吴凯 ;
袁璋 ;
许越先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2) :1-5
[6]   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经济地理, 2005, (02) :145-148
[7]   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资源科学, 2004, (05) :38-45
[8]   湖北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时空差异 [J].
孔雪松 ;
常旭 .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02) :72-76
[9]   广东省各地市耕地面积统计偏差分析 [J].
匡耀求 ;
黄宁生 ;
胡振宇 .
地理科学, 2002, (06) :730-735
[10]   中国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 [J].
程亨华 ;
肖春阳 .
财贸经济, 2002, (12)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