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产业区位动态变化实证分析

被引:5
作者
邵元军
李建平
周振亚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产业区位; 实证分析;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0.12.010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产业区位理论的研究基础,以综合区位商作为小麦产业区位度的衡量。采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对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区位动态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确定了河南省小麦产业区位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合理规避不利因素,实现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改进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同类粮食主产区的投资和政策倾斜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户经济行为视角的财政农业投资:绩效、原因、对策 [J].
李正彪 ;
文峰 .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10) :61-64
[2]   藏区农业区位优势分析 [J].
邓艾 ;
马彪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 30 (03) :51-56
[3]   农业区位理论与西部退耕还林区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J].
李瑜 ;
郑少锋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2) :147-150
[4]   廊坊农业区位优势初探 [J].
王泽泉 ;
刘大海 .
商场现代化, 2007, (08) :235-235
[5]   农业区位论及其现实意义 [J].
马兰 ;
张曦 .
云南农业科技, 2003, (03) :3-5
[6]   浅谈杜能农业区位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启示 [J].
叶长卫 ;
李雪松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1-4
[7]   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调控农业生产布局与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J].
梁增泰 .
新西部(新闻版), 1995, (02) :20-21+23
[8]   我国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J].
帅江平 .
地理研究, 1993, (03) :64-71
[9]   豫南山区农业区位条件与发展对策 [J].
张占仓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87, (03) :26-30
[10]   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模式及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 [J].
华熙成 .
经济地理, 1982, (03) :17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