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创新与改革

被引:58
作者
邓宏乾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土地增值; 增值收益; 分享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增值是客观存在的,是由生产性因素、非生产性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土地增值收益如何分配,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国家、国有土地使用者的利益,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土地增值表现为不同形态地租的资本化,所以土地增值的分配应以地租理论为依据,从影响城市土地增值的主要因素以及各自的作用力来研究。农民集体所有者凭借农地发展权、国有建设用地者以持有的土地业权(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获得一部分土地自然增值收益,国家通过征收土地增值税将大部分土地增值收归国有。土地增值税应扩大征收范围,科学界定土地自然增值额,构建完善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农地转非自然增值分配的“私公兼顾”论 [J].
周诚 .
中国发展观察, 2006, (09) :27-29+26
[2]   喜忧并存的“全面产权观”——与周城教授商讨征地补偿问题 [J].
刘正山 .
南方自然资源, 2006, (03) :16-17
[3]   压抑与抗争:一个关于农村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分析框架 [J].
杨明洪 ;
刘永湘 .
财经科学, 2004, (06) :24-28
[4]   必须给被征地农民以合理补偿 [J].
蔡继明 .
中国审计, 2004, (08) :18-18
[5]   论土地增值及其政策取向 [J].
周诚 .
经济研究, 1994, (11) :50-57
[6]  
中国土地发展权研究.[M].孙弘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8]  
中国城市房地产收益分配问题.[M].邓宏乾;谢清树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  
进步与贫困.[M].(美)亨利·乔治(HenryGeorge)著;吴良健;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1995,
[10]  
经济学.[M].(美)萨缪尔森;(美)诺德豪斯著;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