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碰撞后镁铁-超镁铁岩的U-Pb同位素地球化学:壳-幔相互作用及LOMU端元

被引:12
作者
黄方
李曙光
周红英
李惠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合肥 ,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合肥 ,天津 ,天津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岩; 壳幔相互作用 U-Pb同位素地球化学; 大别山; LOMU端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大别山祝家铺辉石岩-辉长岩的U,Pb同位素研究表明,大别山碰撞后镁铁-超镁铁岩的低U,高Pb含量及低U/Pb的特征,可能是亏损软流圈地幔(DMM)或岩石圈地幔与下地壳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与地幔热柱(Plume)及深俯冲陆壳无关.发现祝家铺辉石岩-辉长岩的高207Pb/204Pb样品具有LOMU端元的特点,Pb,Sr和Nd同位素联合示踪显示祝家铺辉石岩-辉长岩的源区有古老富集岩石圈地幔(LOMU)、下地壳物质以及亏损软流圈地幔三端元混合的特征.形成大别山碰撞后镁铁-超镁铁岩初始岩浆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可能为:碰撞后增厚的岩石圈发生拆离,引发亏损软流圈上涌,使得上涌的软流圈及尚未拆离的古老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它们析出的熔体垫托在壳幔边界层,并与下地壳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这种熔体具有富集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的地球化学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25 / 6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大别山双河超高压变质岩及北部片麻岩的U-Pb同位素组成——对超高压岩石折返机制的制约 [J].
李曙光 ;
黄方 ;
周红英 ;
李惠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2) :977-984
[2]   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的岩石圈拆离 [J].
李曙光 ;
黄方 ;
李晖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7) :1487-1491
[3]  
北大别辉石岩成因:锆石微区年龄和化学组成[J]. 陈道公,汪相,李彬贤,夏群科,程昊,吴元保,E.Deloule.科学通报. 2001(07)
[4]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刘贻灿,徐树桐,李曙光,江来利,吴维平,陈冠宝,苏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5]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多期变质增生 [J].
刘贻灿 ;
李曙光 ;
徐树桐 ;
李惠民 ;
江来利 ;
陈冠宝 ;
吴维平 ;
苏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3) :417-423
[6]   论燕山运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本质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张广良 ;
任向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3) :379-388
[7]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04) :313-318
[8]   大别造山带岳西沙村镁铁-超镁铁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J].
葛宁洁 ;
侯振辉 ;
李惠民 ;
陈江峰 ;
刘斌 ;
阮俊 ;
秦礼萍 .
科学通报, 1999, (19) :2110-2114
[9]   大别山辉石岩-辉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曙光 ;
洪吉安 ;
李惠民 ;
江来利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351-352+354
[10]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岩相学特征 [J].
徐树桐 ;
苏文 ;
刘怡灿 ;
王汝成 ;
江来利 ;
吴维平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3) :1452-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