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从汉语的角度看

被引:2
作者
冯黎明
机构
[1]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人民性; 先验类属性; 历史规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2 [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关于"人民性"的探讨最近又出现在文学批评界。把"人民性"定义为民族文化精神、劳动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或者公民性,都不符合"人民性"一词的本意。从汉语词源的层面看,复合词"人民性"表明了人的先验类属性和历史规定性之间的一种结构性关联。具有人民性的文学,即是那种表现了人的"人性"和"民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们应该怎样建构文学的人民性? [J].
王晓华 .
文艺争鸣, 2005, (02) :10-13
[2]  
毛泽东文艺论集[M]. 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著], 2002
[3]  
别林斯基论文学[M]. 新文艺出版社 , (苏)别林斯基(В.Г.Белинский)著, 1958
[4]  
苏联文学艺术论文集 .2 莫.谢米沃洛斯. 学习出版社 .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