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柳区砾岩中古植物化石群的时代及其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被引:10
作者
方爱民
闫臻
刘小汉
潘裕生
李继亮
俞良军
陶君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柳区砾岩; 植物化石; 时代; 始新世; 大地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位于雅鲁藏布缝合带南侧的柳区砾岩是在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之后伴随造山带的后期演化所形成的一套具有重要大地构造意义的山前磨拉石建造 ,它对确定印度和亚洲板块碰撞时间上限、探讨陆 陆碰撞后的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但长期以来 ,有关该套磨拉石的时代以及地层对比仍然存在较大争议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藏南磨拉石沉积大地构造意义认识的深入 ,对其形成时代的争议更趋激烈 .笔者等最近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在该套磨拉石的上部层位重新找到了一批保存相对完整的植物化石 ,经鉴定确定其时代为始新世中、晚期 ,从而对该套磨拉石的形成时代提出了新的制约 .文中报道这些植物化石组合及其时代 ,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其在区域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古新世深水沉积和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对前陆盆地演化的制约 [J].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47-58
[2]   西藏日喀则地区恰布林组地层学研究 [J].
刘志飞,王成善,李祥辉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6, (02) :56-63
[3]   西藏白垩纪—早第三纪有孔虫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的演化 [J].
万晓樵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0, (02) :169-186
[4]   西藏南部白垩纪深海沉积地层——冲堆组及其地质意义 [J].
吴浩若 .
地质科学, 1984, (01) :26-33
[5]   西藏日喀则群昂仁组时代问题新资料 [J].
钱定宇 ;
章树民 ;
顾庆阁 .
地质科学, 1982, (03) :329-332
[6]   西藏雅鲁藏布江以北海相第三系的发现附视频 [J].
章炳高 ;
穆西南 .
地层学杂志, 1979, (01) :65-66+84
[7]  
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M]. 地质出版社 , 王成善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