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稻品种抗瘟性变化的趋势分析

被引:7
作者
张学博
余菊生
林成辉
杨平
林清泉
机构
[1] 福建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2] 福建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福州
[3] 福州
关键词
鉴别品种; 生理小种; 珍龙系统品种;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91.02.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6—1987年应用新的福建鉴别品种,鉴定了来自本省34个县(市)的240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25个中国小种,进一步划分为56个福建小种,其中ZG1Ff1和ZG5Ff1为优势小种。根据1986—1987年稻瘟病菌福建小种的区系组成及侵染主栽品种的小种出现频率,参号1978和1981年珍龙系统品种抗性丧失的实际情况,曾预计1988—1989年本省主要抗病品种78130系统、金早6号和矮梅早3号等不会在大面积上丧失抗瘟性,实践证明这个估计是正确的。双抗77001和谷农13,仍为抗谱较广的品种,可继续作抗稻瘟病育种的抗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5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