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

被引:20
作者
武康平 [1 ]
倪宣明 [2 ]
殷俊茹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
[2]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社会福利; 内生经济增长;
D O I
10.16513/j.cnki.cje.2015.01.003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1 ; 020105 ; 120404 ;
摘要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经济和社会福利研究的重点之一,不能简单视为劳动人口比例的一次性下降,经典的增长理论中几乎没有老龄入口逐步增加这一动态过程。本文借助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尝试从学术上定义老龄化率,探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经济增长率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一致,且经济能够容许老龄化率的存在,此时老龄化率对经济运行负影响。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利用人口政策控制老龄化率,使人口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相一致,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但当放宽假设条件时,会出现经济增长率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不一致的情形,政府面临多重目标选择难题,不同目标对应的最优政策不一样。同时,经济中的老龄人口由于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尽管不能参加体力劳动,但可以创造知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一定条件下,适度的老龄化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是有益的。因此政府应综合使用财政、税收、人口等政策,创造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环境条件,引导市场资本和人才参与老龄产业和老龄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微观干预路径的选择上,可采用"政府参与、市场化运作"间接干预模式,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基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方面的重要性,政府可采用上限收益率、私人投资承保等多种激励措施,利用政府引导基金,搭建私人资本和投资经理共同参与的平台,提高老龄产品研发所需的资本供给,从而提高老龄产业的技术能力,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J].
蔡昉 .
人口研究, 2004, (02) :2-9
[2]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J] . Zheng Wei,Rui Hao.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10 (4)
[3]  
Fiscal Federalism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J] . Jan K.Brueckner.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 2002 (2)
[4]  
Externalities and nonlinear discounting: Indeterminacy[J] . Takashi Kamihigashi.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 2002 (1)
[5]  
Debt, Deficits, and Finite Horizons[J] . Olivier J. Blanchard.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5 (2)
[6]   RATIONAL CHOICE AND PATTERNS OF GROWTH IN A MONETARY ECONOMY [J].
Sidrauski, Miguel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7, 57 (02) :534-544
[7]   NATIONAL DEBT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MODEL [J].
DIAMOND, P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5, 55 (05) :1126-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