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试论文学活动中的“复合间性”

被引:29
作者
刘悦笛
机构
[1]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室北京
关键词
复合间性; 文本间性; 主体间性; 文学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 [文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在文学活动的结构研究之中,“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与“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在这两种“间性”之间,还存在一种“复合间性”。“复合间性”兼具了“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的特质,同时,又是超逾了这两种间性的更高的“间性结构”。由于,文学“复合间性”是由“作者→文本”与“文本→作者”的互动、“读者→文本”与“文本→读者”的互动共构而成的,而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具有“主体间性”,文本也是被置于“文本间性”的视野内的,它们共同形成的网络结构亦成为一种具有交互性的对话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克里斯托娃——多元逻辑[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日)西川直子著, 2002
[2]  
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 百花文艺出版社 , (法)托多罗夫著, 2001
[3]  
问题与观点[M].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加)马克·昂热诺(M.Angeot)等主编, 2000
[4]  
文学行动[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著, 1998
[5]  
文学解释学[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金元浦著, 1997
[6]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京媛主编, 1993
[7]  
文学理论的未来[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科恩(Cohen,Ralph)主编, 1993
[8]  
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法)梅吉奥(Merquior,J.G.)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