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递增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被引:2
作者
任洲鸿 [1 ,2 ]
刘刚 [3 ,1 ]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3]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知识积累; 劳动力价值演化;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劳动报酬递增;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5.03.013
中图分类号
F014.4 [国民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知识的积累与演化性质,决定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既是一个实体,也是一个过程,有必要从动态演化视角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进行深化和拓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突破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限制,基于知识积累与劳动力价值演化的时代特征,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产品价值公式进行一系列拓展,构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报酬递增理论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化认识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正和关系",也为着眼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整体性,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劳资关系的发展范式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247 +2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知识积累与劳动力资本化:一个基础理论模型 [J].
任洲鸿 .
经济评论, 2013, (04) :13-19+46
[3]   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研究 [J].
孟捷 .
经济研究, 2011, 46 (04) :15-25
[4]   SECI知识转化模型中的“薛定谔猫悖论”及其理论阐释 [J].
邵昶 ;
丁栋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2) :87-97
[5]   情报学的基础(一) [J].
B.C.Brookes ;
王崇德 ;
邓亚桥 ;
刘继刚 .
情报科学 , 1983, (04) :84-94
[6]  
演化与制度.[M].( ) 霍奇逊;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  
创造知识的企业.[M].(日)野中郁次郎;(日)竹内弘高著;李萌;高飞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8]  
个人知识.[M].(英)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著;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9]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9,